适合小型的平地、修坡、开沟槽等通用作业。
根据设定的参考点计算铲斗与目标作业面的相对高程,通过实时的可视化引导避免超挖或欠挖,确保挖掘作业符合工程精度规格。
1、减少操作手频繁上下车靠肉眼查看是否符合要求。
2、减少反复修整和返工的工作量。
3、省去对辅工放样和测量的依赖。
4、减少施工场地标桩的数量。
适合需要高精度的大型、有规划的且复杂的基础设施建设、高速公路、商业地基和航道疏浚等工程。
1、无需放样测绘,导入工程底图即可开始作业。
2、减少了对现场辅工的依赖,同时提升了作业场地的安全性。
3、对操作手的经验技能要求低,操作手只需看着屏幕上的指引就能高效精准完成施工。
4、对水下清淤、水下修坡等低可视甚至不可视的作业也能轻松应对。
5、减少了因超挖或欠挖导致的反复作业,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。
6、可实时查看工程完成进度、超挖率、欠挖率。
一、痛点难点
1、多级开口线、马道线,多级坡施工的测绘成本高;
2、每修5米左右就需要进行测绘;
3、精挖返工比例超30%。
二、解决方案
1、技术员导入施工坡面设计图;
2、自动生成DTM 3D引导模型;
3、操作手基于可视化引导视图进行作业。
三、效果增益
1、无需测绘人员放样拉线;
2、无需每5米停工测绘;
3、大大减少精挖返工;
4、精挖提效超30%。
一、痛点难点
1、管沟深度控制需要辅工辅助;
2、长距离管沟坡度控制非常困难。
二、解决方案
1、对于小型工程,通过引导系统采点建模;
2、对于长距离油气管沟,直接导入管沟的CAD 3D设计图;
3、操作手基于可视化引导视图进行作业。
三、效果增益
1、无需测绘人员,放样拉线;
2、大大减少精挖返工;
3、精挖提效超30%。
一、痛点难点
1、水下清淤:水位变化,无法控制高程,常年超挖50~100cm;
2、水下破碎:无法知道破碎锤角度和深度,反复提起来找位;
3、水下修坡:作业不可视,需要结合单波束测量5遍才能成型。
二、解决方案
1、技术员导入航道施工设计图;
2、自动生成DTM 3D引导模型;
3、操作手基于可视化引导视图进行作业。
三、项目增益
1、水下清淤:杜绝超挖欠挖,清淤效率提高10%;
2、水下破碎:杜绝超破和欠破,破碎效率提高40~50%;
3、水下修坡:两遍成型,效率相较传统方式一天作业20米提高到一天60米。